平行四边形教案

时间:2024-04-14 20:23:18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4篇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学中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来在实际生活中用一用。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了平移旋转的思想,为将来学习图形的变换积累一些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剪、拼、摆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新

1、显示长方形图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2、电脑展示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原来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求呢?

二、引导探究

(一)、铺垫导引

出示第42页三幅图,先让学生说出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然后数出它们的面积。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面积比较麻烦,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求出它们的面积呢?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把后两幅图转化成长方形

电脑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时候提示,利用闪烁功能,先把两个小长方形比较,表明两个小长方形形状相同。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演示剪、移、拼过程。

集体交流,重点讨论第二幅图的多种剪、移、拼方法(根据学生回答电脑演示不同的剪拼过程)

讨论:

剪拼前后,图形的形状变了没有?面积有没有变?

做了这个实验你想到了什么?

(二)、实验探索

刚才用剪、移、拼的方法解决一个求图形面积的问题,用这样的方法,你能不能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实验操作

1、提出实验要求:在平行四边形上找到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开,移一移、拼一拼,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2、分小组实验操作,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上表格内,鼓励多种剪拼法。

3、集体交流,展示不同的剪拼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分别演示不同的剪拼过程。

结合学生发言提问:

你在平行四边形上沿哪条线段剪开的?

这条线段实际上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任意一条高,都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总结归纳

问:

1、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两种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电脑演示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的长度、长方形的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的长度。)

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自学P44~P45有关内容

集体交流:S=a×h

S=a·h

S=ah

教师强调乘号的简写与略写的方法

三、深化认识

1、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P43表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结果是否和实验结果一样。

2、应用公式

a) 例题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出列式的根据。

b) 做练一练

四、巩固练习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底5厘米,高3。5厘米 底6厘米,高2厘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哪个算式正确?(单位:米)

3×8 3×6 4×8 6×8 3×4 4×6

3、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面积:56平方厘米

底:8厘米

4、开放题:山西地形图。先根据信息猜测是哪个省市的地形图,山西南北大约590千米,东西大约310千米,估计它的土地面积。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多种想法

五、总结全课(电脑显示、学生口答)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成两部分,通过( )法,可以把这两部分拼成一个( )形。这个长方形的( )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这个长方形的( )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比较它们的大小得知道它们的面积,我们只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计算,(出示)小精灵提示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试一试。(切换)

一个方格代表1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谁来数一数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出示)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出示)

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出示)< ……此处隐藏889个字……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二)、操作与记录

2.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 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三)、作图及分析

4.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5.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6.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7.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误差范围内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四、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之间为宜.

3.尽量减少误差

(1)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尽量大一些.

(2)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五、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读数误差

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误差

减小作图误差的方法:作图时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F1、F2间的'夹角取得太大。

例1、对实验原理误差分析及读数能力的考查:(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BD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AD______.(填字母代号)

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细绳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4.00____N.

例2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考察: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所示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bcd 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改变重物质量______.

例3:有同学利用如图2-3-4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BCD )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甲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当堂反馈: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F′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B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C______和____E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