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5 09:23:17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认识的生字,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3:情感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神话故事:

2、听歌曲、猜歌名:

3、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查字典、质疑问题)

谁知道愚是什么意思?公又是什么意思?愚公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课文读的很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2、同学们都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这样真好,本课有要求我们学会认的字,现在我们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认字成果好吗?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为什么移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想一想能带来哪些难题?

3、面对着他们的生活,劳动带来了很多困难的王屋与太行,凭借着一身肝胆,愚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移山)

4、那么对于移山这件事儿,其他人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5、移山成功了吗?

学生交流,(齐读第14自然段)

6、移山遇到困难了吗?如何移山的?

7、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应该怎样说呢?是像你的妈妈对爸爸说话吗。那应该是像谁?又应该怎么读呢?

8、愚公是怎样回答的?都谁来帮忙了?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还有谁来了?

9、同学们,读一读描写智叟的话,从中你知道智叟的态度如何?谁能把这个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智叟的话,灵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

10、面对着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11、愚公的话共有两句,最后以感叹号结束,表达出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引读)

(四)、分析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

1、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愚公和智叟着两个老人,愚公真的很笨吗?他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即使是山移走了,他能享受到移山之力吗?(不能)那他不是傻吗?(不是)。用我们现在的观点说他是为了谁?(子孙后代)对呀!他是为后代造福,从这个观点来看,他不仅不笨还很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是(大智慧),。文中的智叟他很聪明吗?(不是)。他只是小聪明而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人。

2、同学们,愚公挖山不止是精神连玉皇大帝都被感动了无路难,开路更难。自有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吗?

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课文,老师也感触颇深,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六)、用儿歌和感悟结束教学。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⑧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⑩杂然相许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之北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⑧怅恨久之

……此处隐藏21434个字……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2、了解寓言

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3、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万仞rèn 孀妻shuāng 惩chéng 始龀chèn

塞sè 穷匮kuì 箕畚jī běn 厝cuò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注释,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疏通文意

5、文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没有

4)指通豫南 通“直”,一直

5)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6、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 正、正在

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汝心之固 顽固,固执

吾义固不杀人 坚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没有

今亡亦死 逃跑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简直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7、整体感知 疏通结构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两山规模 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果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叙事艺术。

1)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2)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明确】1.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

愚公之妻,表达的是关心之意,讲真话,提问题。

智叟,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前者“献疑”,引起家人讨论运土问题,促使移山行动。后者 “笑而阻之”,引起愚公反驳,过渡到神话结尾,自然合理。

2.京城 之子是“遗男”,去帮助愚公必然得到母亲的同意,可见愚公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看出他是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

2、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 大智,有发展的眼光

大勇,与困难作斗争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智叟:不智、不勇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4、开放性作业。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愚公精神: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5、欣赏本文的写作手法。

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对比)

智叟 愚公(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对比)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衬托)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在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要传承愚公精神,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正确认识分析现状,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创编故事片断

参考题目: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